3月31日下午,我校《乡土金山》选修课程的同学在任课教师沈雪平的带领下,来到“金山卫城”的“镇溟门”(南门)暨“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”进行课程学习。
此前,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对金山境内的“金山卫城”历史作了探究。大家通过查阅《金山卫春秋》和毗邻卫城的部分村志,以时间为主线,人物为辅线,为“金山卫城”编撰了“金山卫城大事记”。
师生今天考察是在南安街古城南门原址上重修的 “镇溟门”、瓮城以及在此基础建设的“金山卫抗战纪念园”。大家由北向南穿越门洞走出镇溟门,穿过被高耸的城墙环绕着的瓮城,出瓮城门向东,然后从架在残缺的城墙上宽大的梯子登上城墙。站在城墙上,同学们俯瞰着保存完整的护城河,这护城河中的流水仿佛在述说“金山卫城”曾经的辉煌;俯视着静静的瓮城,仿佛看到明军将士从城墙上万箭齐发,对来犯的倭寇来一个瓮中捉鳖。
参观完重修的古城南门。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城墙下“金山卫抗战史料馆”。史料主要分“战火初燃硝烟起”“腥风血雨战淞沪”“同仇敌忾捍山河”“众志成城得胜利”四个板块,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、文献资料和革命文物,全面、客观、真实地展现了1937年淞沪抗战时期金山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,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,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胜利的光辉历程。当同学们来到“金山地区惨遭暴行蹂躏”亲历者视频叙述窗口时候,大家的脚步久久无法挪动,大家一又一遍听着视频中老人们用金山方言对日军的控诉。同学们仿佛也置身其中,为“金山卫城”未能“卫民”而感到无限的悲凉。
走出史料馆,同学们来到了“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处”纪念亭、“十月初三惨案”记事碑墙、被害乡民纪念墙等处凭吊。在被害乡民纪念墙前,在这清明的时节里,同学们默念着在日军暴行下逝去的乡民的名字,表达自己对死难同胞的哀思。同时也告诫自己:不忘国耻,奋发图强,让金山、让祖国更加强大和美好。
“乡土金山”是在学校特色教育规划下一门选修课,它遵循“在地化”教育理念,利用金山的地域优势,挖掘金山乡土的地理、历史、文化资源,为学生创造真实、有意义和有吸引力学习情景和方法。本次的活动充分挖掘了“金山卫城”、“金山卫抗战纪念园”丰富的资源,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、激发了学生爱家乡、爱金山的情感。